- “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”参评市司法局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成效群众评议会
- 2021/12/15 阅读次数:[16603]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,办了哪些实事,实事办的怎么样,群众最有发言权。12月13日下午,市司法局举办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成效群众评议会,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法治观察员、受益群众代表、媒体记者等85人参加评议,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指导检查组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组派员到会指导。市司法局党组书记陈向群、局长张加林参加会议。常州仲裁委员会推选的“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”作为仲裁便民项目参加了本次评选。
近年来,我市物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易发态势,虽然案情简单,但诉求琐碎、涉及人数众多、争议分歧较大、对立情绪严重,处置不当极易导致矛盾纠纷的升级激化。为了推动物业矛盾纠纷的法治化、规范化解决,2019年9月30日,市住建局和常州仲裁委员会共同设立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,将民商事调解和仲裁引入物业纠纷处理,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运作,突出党建引领、专业高效、优势互补,纯公益性为社会服务。
调处中心重点做了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宣传引导。通过常州日报、常州电视台、微信公众号、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调处中心在化解物业纠纷中的独特作用,提高我市居民对其知晓度。对于业主、业委会、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,坚持把调解挺在前面、贯穿全程,对调而不解的再及时导入仲裁程序,努力实现仲裁和调解的有序衔接、顺畅协作。
二是加强分析研判。中心积极打通与住建、法院等部门的信息壁垒,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、建设数据共享平台等方式,加强工作的互联互通、数据的深度挖掘,动态掌握受理纠纷的总体状况和个案进展情况,为提前防范、有效化解具有普遍性、代表性的物业纠纷提供信息预警。
三是加强党建引领。常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支部围绕“仲裁为民”服务理念,依托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创建党员工作站,创新推出“一”大仲裁专业特色、“三”大阶段服务并举、“五”大便民措施全覆盖的仲裁调解“1 3 5”工作法,形成“党建+公益调处”“党建+窗口建设”“党建+法治服务”的三块实践阵地助力物业纠纷调处。
四是做好反馈服务。调处中心深入社区,组织物业企业、业委会和物管会成员、基层工作人员、业主就大家普遍关心的物业服务问题进行座谈,并实地察看相关问题的现场情况。与住建部门、物业公司定期召开物业调解工作交流会,收集反馈物业调解工作信息,督促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及时有效地改进物业服务水平。
调处中工作的特色成效:
一是化解大量物业矛盾纠纷。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成立两年来,共受理调解案件近2000件,标的额3500余万元,调解成功率77.6%。为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2019年12月,“常州物业纠纷调处中心多元化解物业纠纷”项目获得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创优奖评选活动三等奖,调解案例和相关活动多次被地方媒体宣传报道。
二是减轻法院的诉讼压力。常州仲裁委员会与我市基层法院达成物业纠纷委托调解协作机制,将诉讼与仲裁调解对接,充分发挥调处中心的专业职能。大大减轻了法院在物业纠纷方面的诉讼压力,真正做到了“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。
三是探索调仲结合的新模式。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积极推行先调解后仲裁、边仲裁边调解的做法,实现了“将矛盾解决在基层、让冲突化解于萌芽”的目标。为我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,为进一步发挥仲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,为提高仲裁公信力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- 上一张:常州仲裁办支部参加市司法局2021年党务工作者政治素养、能力素质双提升培训班
下一张:常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支部召开2021年度 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